• 豪运国际

  • 《建党伟业》观后感之三

    发布时间:2011/7/18 10:48:05  来源:  点击次数:24454

    《建党伟业》观后感

    工程部  任旭

        今天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看完了电影《建党伟业》 ,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影片中那一幅幅波浪壮阔的画卷依然在脑海里激荡,仿佛带我们回到了过去的峥嵘岁月!这是一部充满了信仰 ,充满了对理想、对人生价值追求的电影,很值得今天的人们去看,会被一种豪情和热情所感染,会给予我们一种榜样的力量。被先辈们风华正茂时的热血激情 、绝望中的奋起、危难中的斗争所深深感动。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就是为中华民族的独立 、解放、繁荣、为中国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

        电影《建党伟业》围绕1921年前后展开 ,展现了从1911年辛亥革命后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时间内的历史故事与风云人物 ,它以毛泽东、李大钊、陈独秀、蔡和森、张国焘 、周恩来等第一批中国共产党党员为中心,讲述了他们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为国家赴汤蹈火的精彩故事。在那一代年轻人的身上,担负着救亡图存 、改写历史的大任 ,正是那些年轻人,用他们的青春与热血,描绘出了新生的中国,谱写了一曲瑰伟壮丽的文明之歌。最让我感受深刻的是影片结尾,经历众多艰难险阻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终于在浙江嘉兴南湖上召开 ,12名中国共产党的先锋战士激情地读着《共产党宣言》 ,高唱国际歌,眼睛里闪烁着激动的泪水 ,我不禁心潮澎湃 ,热血沸腾。正如当初建党筹备过程中陈公博其妻说过 :“才12名党员,说出去就好笑 。”但她怎么也想象不到的是就是这12名成员的政党,给当时黑暗的中国带来了新生的曙光,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经过不懈的努力奋斗领导13亿中国人傲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真可谓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回忆那段历史,追忆那段历程 ,更应该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为了我们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我们也应该尽一份绵薄之力!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  ,我从那些优秀的共产党员 、无产阶级革命先烈身上学习到很多宝贵的东西,党组织是熔炉,我就是需要锤炼的铁。我愿意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之中,经受洗礼,接受锻炼 ,在党的哺育下茁壮成长。

    《建党伟业》观后感

    安全部 王扬龙

        今年是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公司组织员工观看《建党伟业》这部献礼大片 ,使我得以重温那段激动人心的历史,再次感受革命先辈在那段峥嵘岁月里的热血与激情,感受他们对共产主义事业崇高的信仰和不懈的追求。

        《建党伟业》的故事从1911年辛亥革命讲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生动再现了革命先辈在那段峥嵘岁月里的热血与激情,以及他们对中国共产主义事业崇高的信仰和不懈追求,讲述了以李大钊、陈独秀 、毛泽东、周恩来 、张国焘等为首的第一批中国共产党党员 ,在风雨飘摇的10年里为国家赴汤蹈火的传奇篇章。

        影片讲述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大事记,从辛亥革命的始终到五四运动的爆发,最后描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仿佛令人回到了九十多年前,亲眼目睹旧中国的景象和爱国仁人志士努力救国的功勋 ,让人揪心于宋教仁被刺,为张勋的愚忠感到可笑,气结于袁世凯与日签订“二十一条” ,却牵挂着蔡锷的病情 ,感慨顾维钧拒绝在《凡尔赛合约》签字的傲气 ,却又为“弱国无外交”感到无奈,为毛泽东思想的一步步成熟感到欣慰,也对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人与辜鸿铭的辩论产生遐想。

        虽然无数爱国仁人志士不断探索和努力,但无论是封建王朝还是北洋政府,无论是国民党还是其他民主党派,无论是议会制、总统制、还是君主立宪制 ,都救不了积贫积弱 、处于列强环饲的旧中国。直到十月革命的一声枪响 ,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为深陷苦难的中国送来了希望“要改变中国,只能进行庶民的革命,取得庶民胜利,才能就中国” 。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 、张国焘 、周恩来等人认识到,只有发动农民和劳工起来斗争 ,夺取属于自己的土地和权利,才能够正正的解救中国。“五四运动”的爆发 ,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的传播 ,在学生中 、在农民中、在劳工中得到普遍的宣扬和认可,掀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 ,全国各地的共产主义组织分别推荐代表奔赴上海召开会议,筹备并成立中国自己的布尔什维克政党。最后,当国际歌在嘉兴南湖的游船上响起的时候,中国历经半个多世纪的苦难终于孕育出了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从此中国革命进入了崭新的历史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的斗争,最终成立了新中国,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 。

        而今 ,从当年建党之初的五十多名党员到今天拥有将近八千万党员 ,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九十年的风雨历程。这九十年是不平凡的九十年 ,是可歌可泣的九十年,是丰功伟绩的九十年 ,作为新一代的青年、有志之士,我们要志存高远而脚踏实地 ,做好本职工作,为了祖国的建设与发展,我们定当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观看《建党伟业》,重温中国共产党建党那段峥嵘岁月,感受革命先辈崇高的信仰 ,以及他们为了自己的崇高信仰而执着地去努力奋斗,使我再一次深深地被他们的革命精神所感动,自己的理念信念也得到了洗礼 ,思想境界也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

    观看《建党伟业》观后感

    工程部   王义友

        观看《建党伟业》后,内心无比激动,心灵被感动 ,泪流满面 ,感受到党的建立多么的伟大 ,感受到党的建立多么的艰辛 ,感受到党的建立多么的激动人心。从现在起努力做好工程部科室的内勤业务工作,还要积极学习建党党员前辈的艰苦奋斗精神 、勇于创新作风,严谨的工作态度,对自己心灵进行一次全新的革命 。

    《建党伟业》观后感

    财务部   翁小兰

        《建党伟业》这部电影所叙述的故事自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拉开的辛亥革命开始,至1921年6、7月间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时止,虽然这短短的十年时间里在历史的长河里或许只不过是一瞬间的功夫,然而这十年又是极其不平凡的的十年 ,在这十年里 ,许许多多影响中国历史发展走向的著名事件都发生在这十年 ,比如 :辛亥革命、袁世凯称帝 、张勋复辟、护法战争、巴黎和会 、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 ,等等 ,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真正称得上是“风雷激荡” 、“巨变迭起”。虽然历史事件众多 ,知名人物众多,然而电影《建党伟业》却以时间的先后顺序为脉络 ,以不同空间发生的历史事件为故事的着眼点 ,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娓娓道来 ,精彩绝伦,引人入胜。可以说整部电影删繁就简,详略得当,节奏合理,看到悲壮处让我禁不住扼腕长叹,如国民党先驱宋教仁先生在上海火车站遭遇特务暗杀身亡 ,壮志未酬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看到紧张处直让我为剧中人的命运直捏一把冷汗,如年轻的朱德率军在棉花坡与吴佩孚的激战;看到哭笑不得处直让我感慨莫名,如张勋被溥杰戏弄,在皇宫里丑态百出地放风筝;看到动情处让我情难自已 ,眼眶濡湿 ,如蔡锷与小凤仙车站离别情景,蔡锷将军貌似平静地与小凤仙话别,然而那缓缓流下的眼泪却已经无声地告诉小凤仙,他是怎样一个重情重义的将军!看到温馨处让我心生羡慕,默默祝福相爱的人幸福绵长,如年轻毛泽东与杨开慧的简单婚礼,毛泽东坦诚告诉自己的新婚妻子:“做我的媳妇 ,是要吃苦的 ,跟了我 ,从此就没有了安生的日子……” ,然而杨开慧却无限深情地回答他 :“我愿意。”最简单的台词却道出了最真挚的爱情,让我焉能不深受感动? !

        最让我感到血脉贲张、激动莫名的电影桥段是 :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全面失败 ,日本全面接收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利益,消息传来,举国震动,全国各地的莘莘学子终于把满腔爱国热情迸发出来,他们以无所畏惧的姿态走上街头,高呼着“爱国无罪”、“革命万岁”等口号示威、游行 ,继而火烧赵家楼、痛殴卖国贼 ;青年学子的拳拳爱国心震撼激扬、感昭日月,不仅在视觉上冲击着我,更在在心灵上感动着我,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就这样以其独特的魅力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之中,凝固在浩浩的历史长河之中了。

        最让我肃然起敬,钦佩动容的是 :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全国各地的共产主义组织分别推荐代表奔赴上海召开会议,这些青年才俊怀抱着共同的理想和主义走到了一起 ,他们在中国的大地上共同缔造了一个全新的政党,从此中国革命进入了崭新的历史时期 ,这个叫做“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成立之初只有五十多名党员 ,他们为了召开一次会议还得东躲西藏,谁又能料到,这个年轻而力量单薄的政党 ,却在二十八年之后成为新中国的执政党,带领全国人民从此走上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道路!

        通过观看这部《建党伟业》,我们再一次形象地认识到,在当时的旧中国,无论是封建王朝还是北洋政府,无论是国民党还是其他民主党派,无论是议会制 、总统制、还是君主立宪制,都救不了积贫积弱、处于列强环饲的旧中国 ,在那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 ,无数仁人志士在黑暗中探索,在探索中思考,最终他们发现 ,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救中国 ,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国人民的不二选择!

        《建党伟业》从辛亥革命开始,一直演到中国共产当成立,这之间的十年时间,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十年。当见到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人们感到雀跃与自豪,对未来充满期待 。当宋教仁遇刺时,我们恨不得上前一枪崩了那个刺客。当袁世凯为了一己之私利 ,秘密接受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时,我们恨不得上去一脚把他踩扁在脚下。当张勋跪在溥仪脚下痛哭时,我们并不为他的愚忠而感动,反而为皇权思想在国人的意识里潜存而忧虑 。当蒋介石扮成医护人员刺杀光复会成员陶成章时 ,我们为革命党内部派系斗争的严重后果而担忧。当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人与辜鸿铭进行辩论时,我们可以看出新旧思想在当时高层知识分子中斗争的严酷。当我们听到中方代表顾维钧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时说的那些话:“尊敬的各位代表:你们凭什么把中国的山东省送给日本 ?我很愤怒!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这沉痛的一天!”时,我们在愤怒的同时,又不得不深思“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的真谛 。北伐胜利后朱德总司令拥着蔡锷将军的那个镜头,还原这样真实的历史场面于观众面前这是前所未有的,朱德必竟是新中国总司令,而蔡锷不过是一个旧中国的爱国军官而已,在以失败论英雄的中国 ,能够还原一些真正的史实,对于中国的发展,实在是很有必要。而我此时望着一脸病容的少帅,不免内心潮湿 ,为了民族的利益,多少爱国志士抛家别子,恩断红颜  。今天,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能傲立在世界的东方,很多如蔡将军一样的各民主党派人士功不可没 。这才是真正的历史 ,真正值得我们铭记的爱国志士。宋教仁遇刺临死时跟他的好朋友托孤:家贫,老母望照顾。此时,我已是泪水盈盈 。时年,他年仅31岁。印象最深的两个部分,一个是五四运动 ,画面和音乐都挺震撼的;我被北大“新文化与旧文化”的激辩场景所感染,被“五四运动”的宏大场面深深震撼,甚至热血沸腾当学生们涌上街头 ,振臂高喊“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的口号 ,咬破手指血书“还我青岛”,青年一代担起山河重任的激情扑面而来,看得人热血沸腾。五四运动”也被称为全片的“泪点”。火烧赵家楼 、血书“还我青岛”以及女学生滴血喊冤跪在地上拿着一块写着冤字的大布,为四万万同胞喊冤。

        看了这部影片让我对党的历史有了更清晰的了解,也更感党的伟大和光荣  。在党的九十周岁生日之际,也衷心祝愿党保持良好的血液循环,为中华民族的强盛,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再创辉煌 。

    《建党伟业》观后感

    工程部 吴剑云

        2011年6月29日 ,公司组织全体员工观看了《建党伟业》  。中国共产党建党的历史一幕虽距现在已有90年的光阴 ,但这部献礼影片深深地吸引着我 ,带我走进20世纪初那血雨腥风的年代 ,让我体会到一代仁人志士、热血青年激荡的爱国之心和中国共产党建党道路的艰辛与历史必然。

        影片讲述了从1911年辛亥革命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岁月中国大地上发生的风云变幻和时代精英们追寻救国真理的不懈奋斗;当时的中国,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创建中国共产党!“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成为拯救中华民族的唯一出路 !因为中国长期被西方列强瓜分和欺辱的惨痛教训,警醒了国人 ,“靠洋人是永远没有出路的”!“五四爱国运动”的全面爆发 ,激发了无数爱国人士的勇气和热情 !“声讨国贼”、“救我中华”的呐喊声,令人热血沸腾 、激情难抑。整部影片让我感受到在那动荡的年代,我们共产党人为国家民族的存亡抛洒热血的炽热情怀和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

        今天 ,我们不能忘记历史——无数革命先驱,无数共产党人,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我们要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和使命!无论在什么工作岗位,无论从事何种工作,无论职位高低 ,我们都要为中华崛起而奋斗,为祖国富强而奉献,时刻听从党的指挥 ,用行动为党旗增辉 。

  • XML地图